2016-09-11

家有小學生,陪讀二三事



姊姊上了小一了!上了小學後,最大的不同,就是開始有作業,開始有進度,開始有小考,以及需要陪讀。沒有陪讀過,實在很難找到最佳的陪讀模式。理想中,孩子上了小學後的美景應該是:一間開放式書房,裡面放著兩張書桌,姊姊一張書桌在上面寫作業、複習、預習;弟弟在另一張書桌上,畫畫,看繪本,或玩著靜態的遊戲。媽媽在廚房準備點心晚餐,一邊探頭看著孩子,遇到問題再上前協助...

一個多月來的執行後,深深覺得孩子可以自己玩,但真的無法自己唸書,尤其剛進小學,家裡同時存在著一個在學拼音的小一新生,一個只需要玩樂的中班生,嘗試後決定直接把上面的美景敲碎,從暑假的先修課程開始,不斷找尋適合的陪讀方式,要同時顧及兩姊弟,以及媽媽還要從容不迫,還真不容易啊!


同時有小一生&中班生

先說弟弟,中班的弟弟可以自己玩得很開心!玩樂高可以玩得很著迷,但三不五時需要媽媽協助他"拆件",或者表演新發明給媽媽看。不可能要求他與姊姊同時安靜坐著,只能希望他同時間能做稍靜態的活動。

小一新生的姊姊,除了照著寫ㄅㄆㄇ之外的作業,中文英文數學,通通需要媽媽在旁講解題目,複習,訂正...她深刻知道,接下來她必須要學會『看懂題目』這件事了。

一開始,為了讓大家都能在同個空間,先讓姊姊在餐桌,有問題問我,我在廚房或附近,有問題比較快能回覆,弟弟同時間可以玩自己的,或看他的影片...沒多久就發現:弟弟乾脆把玩具搬來餐桌旁玩,而我也基本上都坐在餐桌陪讀。但到了用餐時間,變得一團混亂,餐桌上有吃的還有書,甚至還有乖乖的玩具...

經過無數次調整與搬風,改變學習桌與空間,才漸漸找到適合我們的模式,而且如果還有機會更好,我一定會立刻調整。陪讀,除了姊姊能專心有效率,媽媽也要能舒服自在,更不能犧牲弟弟的玩樂,實在不容易啊!

孩子上了小學,除了跟上學校的進度,作業,考試...我更希望孩子能知道,小學了,是真正的學生了,要為自己負責,孩子不是天生就有責任感,陪讀,就是陪著孩子養成責任感的一種方式。現在姐姐平日不能看影片,但週末可以優先選擇;小學前8點上床,現在是事情做完才能睡,所以不能拖拖拉拉...

『快樂學習』這樣事情也是需要學習的。很多人說低年級,只要玩樂只要快樂就好,甚麼是快樂呢?每個人對快樂定義不同,大人與小孩的快樂定義也不同。

有一天糖糖下課回來,因為借書證弄丟不能借書,難過了一整晚,暑假的兩週小一先修,他總共閱讀了68本書,喜歡聽故事,進而喜歡閱讀,學校鼓勵閱讀,因此累積閱讀點數讓她很有成就感,隔天找到借書證,她好快樂!下課告訴我,她可以繼續借書了好開心!又借了書回來,晚上可以多看幾本了!

我看到了孩子,學習如何學習快樂的過程中,因為知道怎麼學習,使用學習後的能力追求更多快樂,例如會拼字了,看懂更多書,知道原本看不懂的字都變成一篇篇的故事;先預習了隔天的課程,隔天上課更容易聽懂,跟得上進度,有信心...

因此,低年級的現在,陪伴孩子讀書,希望讓孩子養成『快樂學習』的習慣。快樂,不僅只能從玩樂中獲取,盡好學生的本份,並從學生的角色延伸興趣,孩子的求知慾望無限,有了成就感後會產生想前進的動力,快樂學習,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累積相輔相成。這是我自己陪讀,以及孩子的反饋,讓我感受到的真實。

低年級,真正的作業考試並不難,學著從學習中得到快樂,把學習養成習慣,當出現自己的理想目標興趣時,便能懂得怎麼前進。跟媽媽好友聊天後得到的心得:如果孩子本身有天分,特性,順著發揮發展真的很好!但在還沒有發現特長,或者想追求的目標,那就先養成學習的習慣吧^__^